本文为转载内容,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

原文地址:童年幸福,长大后迷惘的“好孩子”们

版权协议


一个稚弱的孩子,如何长成一个健康、独立、有担当的成年人,不是通过清除 Ta 的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障碍、挫折与痛苦,而是帮助 Ta 学会如何自己应对这些问题。只有在面对这些问题的过程中,才能激发一个孩子自我应对的“抗逆力”。


“好孩子”的危险

在我的童年时代,成年人世界对于“好孩子”的标准只有三个:第一,成绩好;第二,听话;第三,不谈恋爱。

“成绩好”,是因为在那个时代,对普通家庭来说,这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方式。

当然,成绩好的孩子如果谈了恋爱,那也不再是“好孩子”。在那个集体禁欲的时代,我们的父母和社会竭力营造一种“无性”“干净”的环境。尤其到了青春期,我们的身体已经开始发育,性意识已经伴随着身体的发育开始觉醒,但对那时的我们来说,爱美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情,对身体的各种莫名尴尬与自卑则是青春期的普遍记忆。对于“性”的任何好奇心都是被禁止的。

我们从不谈论性,与任何人都不谈,就好像这件事情不存在一样。电视上偶尔看到搂搂抱抱甚至接吻的镜头,父母就会在我们彼此之间的心照不宣中把电视关掉。

《小欢喜》剧照
《小欢喜》剧照

还有,好孩子从不忤逆他们的父母。在我们的文化里,忤逆父母是不孝,是最大的恶。但现代心理学认为,对父母的暴力情绪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很自然的。尤其是在进入青春期的时候,孩子开始学习认知自我,探索和建立自己和他人以及世界之间的边界。当他们觉得自己的边界受到侵犯的时候,就会奋起保护自己的边界

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·温尼科特(Donald Woods Winnicott)认为,一个孩子要想长大并发现自身本性中最深刻的部分,他的人生中必须有一个人能够包纳他所有的攻击性而仍然爱他。“童年的意义就在于能表达很多坏的情绪而不至于有什么恶果和报应。”

所以,温尼科特很怕“好孩子”,因为他们做一切大人认为他们应该做的事情,而这恰恰是问题所在——他们的“好”是一种必要,而非选择

是的,我们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。但是过于强调儿童的“脆弱性”是另一种危险的倾向——它为成年人的过度干涉提供了借口。很多时候,我们对孩子安全问题的偏执,表面上是保护,实际上却构成了一种剥夺,剥夺孩子成长所需的正常而真实的环境

在这一切焦虑、不安的背后,是一种对儿童深深的误解——孩子如瓷器一样脆弱,无可救药的愚蠢,无法从错误中学习,所以成年人的责任是保护他们远离一切风险,代价却是儿童自我发展的内在自由。

温尼科特欣赏,甚至为那些会对父母尖叫、从他们钱包里偷钱的青春期少年辩护。他认为,这些“问题行为”其实是一个孩子被好好爱过的证据。正因为被好好爱过,所以才敢于如此挑战成人世界

《小欢喜》剧照

他认为,这样的破坏对一个孩子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。如果父母无法容忍这种破坏,过早、过于严格地要求孩子的顺从,会导致一个“虚假自我”的出现——对外顺从、表面上很好但却压抑了自己的重要本能、无法平衡社会性与破坏性,无法产生真正的慷慨或爱,因为它不曾被允许充分探索自私与恨

在他看来,那些没有创造性、沉闷枯槁的成年人,基本上都是在童年时期未曾被容许表现得像个真正的孩子,有孩子的一切黑暗情绪,包括嫉妒、贪婪、自私,但仍然被接纳、被爱。

至少在我的记忆里,18 岁以前的人生几乎完全是按照父母的意愿活着的。很少自由地选择什么,因此也不会对自己负责任。

我至今记得,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北京读大学,第一次独自面对世界时是多么的惶惑与不安。但正是在那种惶惑不安的自由中,我才开始慢慢学着按自己内心的声音去探索世界,学着以自己内心的感受作为行为的依据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不想要什么,想要什么如何争取,不想要什么如何拒绝……


过度升级的“保护”

20 年过去了,我们关于“好孩子”的模型有了多大的变化呢?

我们仍然对“成绩”有偏执,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,就孩子的成长而言,个性的塑造远比认知更重要。

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,顺从并不是一种好的品质。顺从的孩子无法自己为自己思考,更容易受到同辈压力的影响,也容易成为有歹意的成年人的虐待

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在“安全”的名义下,今天的父母对孩子日常生活的监控、规划与隔离比起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20 年前,如果一个妈妈每天送孩子去上学,会被当成神经病。但现在如果一个妈妈每天让孩子独自去上学,就会被老师和家长骂不负责任。

20 年前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被认为是“正常”的性格或行为,比如发脾气、孤独、愤怒、害羞、内向,如今都被一一病理化为“心理问题”,如“多动症”“情绪障碍”等等。

心理咨询师徐卓在一篇我们的约稿中(《树欲静而风不止》)回忆自己的童年:“我生长于 70 年代的北京,小时候生长环境自由,也时不时的有些孩子气的冲突,‘基本上一三五收拾别人,二四六被别人收拾,周日休息’。这些打打闹闹里面催生的‘人际技巧’或者‘冲突管理’能力,其实也是一种‘实践智慧’,譬如如何见机行事、怎样寻求帮助,何时需要暂避锋芒、何时应该虚张声势,对于成年之后进入社会有很大帮助。

其实,这一代的父母对于孩子安全的焦虑与恐惧并非毫无道理,但文明就是适应一个又一个不怎么完美的境况,人生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难题。一个稚弱的孩子,如何长成一个健康、独立、有担当的成年人,不是通过清除 Ta 的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障碍、挫折与痛苦,而是帮助他学会如何自己应对这些问题。

就像身体的免疫系统,你得暴露在病原体之中,否则你的身体不会知道如何应对病菌的攻击。从心理上来说也一样,孩子需要暴露在适当的不适、失败与挣扎中,才能学会如何应对这些挫折,才能激发他们自我应对的“抗逆力”

《少年的你》剧照

几年前《大西洋月刊》上有一篇长文《如何让你的孩子长成一个心理病人》(How to Land Your Child in Therapy),作者是一位从业多年的心理咨询师,也是一位母亲。她在她的来访者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群体,他们明明有着十分幸福的童年,但成年后却觉得迷惘失落,有深深的空虚感

比如其中一位 20 多岁的女性,她的人生拥有一切令人羡慕的元素:父慈母爱,有亲密的兄弟姐妹,也有关系很好的朋友,受过良好教育,健康良好,有很好的工作和公寓。也没有任何抑郁或者焦虑的家族遗传基因,但是她的痛苦是真实的——夜夜失眠,害怕犯错,无法信任自己的直觉,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,有一种“漂泊无依”感。

最后,这位心理咨询师将病因指向父母的“过度保护”,对于子女“幸福”的偏执性追求,他们尽一切努力不让自己的孩子体验到哪怕一点点不适、焦虑或者失望。当这些孩子长大之后,哪怕遭遇到人生中再正常不过的挫折与失望,也会有天塌下来的挫败感。


木匠,还是园丁?

那么,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爱我们的孩子?多少的爱、什么样的爱才是恰当的?父母的爱与孩子的自由之间,父母的保护与孩子的自主性之间,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?

在《园丁与木匠》中,艾莉森·戈普尼克,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。

她认为,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,美国的主流媒体上呈现的亲子关系是一种典型的木匠思维。木匠是什么?木匠是一种工作,是根据我的想法、我的品位、我的技术、我的蓝图,制造一张桌子、一把椅子,或者一个书架出来。无论你的成品是桌子、椅子、书架,它的优劣可以用来判断木匠的好坏

《小欢喜》剧照
《小欢喜》剧照

主流媒体鼓吹的“育儿”(parenting)也一样——你有一个原材料,就是你的孩子,只要你足够努力,技术和专业过硬,你的作品就会是一个聪明、成功、幸福的大人。所以,主流文化中亲子关系的图像其实就是木匠和桌子。当然,这个画面背后是亿万美元的市场

但在她的实验室里,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所呈现的亲子关系却是另外一幅图像——是一个关于园丁照顾花园的画面

如果你是一个园丁,你就会知道,你可能在花园里忙了一天,汗流浃背,累得跟狗一样,就像那些一天下来觉得自己累得跟行尸走肉一样的父母,但那些花花草草没有一个地方是按你原来的心意长出来的。用中国人的话说,就是“有心栽花花不开,无心插柳柳成荫”。

为什么会这样?

这里面其实有很深刻的原因。因为园丁在种东西的时候,不是想着要种出最大的西红柿,或者最美的兰花,他创造的是一个生态系统,各种植物可以在里面共同生长,只要你保证土壤丰饶、空间安全,花花草草就能以各种你预料不到的方式自行应对环境的变化。就应对变化而言,花园远比西红柿大棚或者兰花温室要灵活得多。

《西小河的夏天》剧照
《西小河的夏天》剧照

戈普尼克认为,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来说,这就是人类童年的全部意义所在——创造和保护这种生态系统,在这个生态系统里,各种新奇的、怪异的、有趣的、难以预测的变化可以发生,孩子可以自由探索应对的方法,等他们长大以后,每一代人能做上一代人预料不到的事情。

所以,为人父母,不是工作,不是木匠做桌子,重要的不是技巧。为人父母,是园丁种花,其本质是爱。这种爱没有目标,没有蓝图,但它确实有一个目的。这个目的不是去改变我们爱的孩子,而是给予他们成长所需要的,一个安全、温暖、自由的环境,或者说,一个“花园”。在这个花园里,一个生命层层绽放,最终 Ta 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(即使那条路不是我们会为自己选择,或者为他们选择的),Ta 会塑造自己的命运,Ta 会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。


博主读后感

我呢,小时候算是亲戚眼中的那种“乖孩子”,幼鹅园之前嘴巴倍儿甜喜欢到处喊人,我不是一个喜欢惹事、闹事、犯事的人,小时候在别人家不哭也不闹,东西掉地上也会习惯性捡起来把它放好,也常常在意他人对我的感受与看法。在家里,我除了小孩子都有的调皮外,总体上比较听父母的话,整个童年仿佛成长在温室,温暖但不适。

长大以后,逐渐发现自己身上的一些缺点且难以改正,也越来越意识到家长在孩子成长教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其实我小学时就开始关注教育方面的话题,目的可能有仨:一是想知道自己的父母在教育上存在的一些问题,二是吃一堑长一智,意识到坏毛病并纠正它,三是想知道自己未来做父母了该如何教育后代。

那些所谓的“好孩子们”可能常伴有内向、敏感、没主见、害怕责任、怕麻烦他人、牺牲自己完成他人却不懂得拒绝、遇到挫折选择退后的特点。所以孩子需要多暴露在适当的不适、失败与挣扎中,学会如何应对这些挫折,同时家长要给予一定的自由与信任,适当的关怀与包容,就像文章里说的做园丁式的家长,这样培育出来的孩子才具有一定的抗逆能力。

其实我觉得,“好孩子”有“好孩子”的优点,“坏孩子”也有“坏孩子”的优势,找到它们间的一个平衡点并控制好这个度,可能是我们新一代父母要为之努力的地方。(等等,我还在上大学呢,怎么就#%¥*